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太监系列:羊肉没吃着惹了一身骚的笨太监

太监系列:羊肉没吃着惹了一身骚的笨太监

日期:2017-11-09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出师经年无功,乃遣密人告王承宗,令上疏待罪,许以罢兵为解。仍奏昭义节度使卢从史素与贼通,许为承宗求节钺。乃诱潞州牙将乌重胤谋执从史送京师。及承宗表至,朝廷议罢兵,承璀班师,仍为禁军中尉。——《旧唐书·宦官传》

译文:

吐突承璀出兵一年毫无战功,于是派遣心腹密告王承宗,让他上疏请罪,答应以撤兵休战解决。还上奏章称昭义节度使卢从史一向通贼,答应为王承宗求取符节斧钺作为信物。便引诱潞州牙将乌重胤策划捉拿卢从史送往京城。等到王承宗章表至京,朝廷议决休战,吐突承璀班师回朝,仍任禁军中尉。

一个奋发有为的皇帝,对军阀割据动起了脑筋。这个聪明的皇帝,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柿子找软的捏,计划进行得很顺利。

在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一个打小和皇帝一起长大的太监,觉得这是一个摘桃子的大好机会,挺身而出,却错估了形势,也缺乏手段,羊肉没吃到,惹了一身骚。

这个皇帝是唐宪宗李纯,这个太监名叫吐突承璀。

藩镇是大唐王朝身上最致命的一个毒瘤。

各路大小军阀,表面上听从中央政府号令,实际上在自己的地盘各行其是,就像一个个独立王国。

地方上财政、人事、军事权力,都被军阀们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中央政府就是一个摆设。

不仅如此,军阀们还像黑社会一样,抢地盘、搞暗杀,一片乌烟瘴气。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先后几任皇帝都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要么魄力不够,要么手段不行,愣是拿这些军阀没办法。

唐宪宗李纯登基,解决问题的人出现了。

李纯算是唐朝中期最牛逼的一个皇帝。

他有决心,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当作效法的榜样,力图削平藩镇割据。

他有眼光,先后任用多位有能力的宰相,把名将提拔到关键的岗位上,委以重任。

他有手段,知道敌强我弱,因此尽可能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战略上,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的顺序,在强大自己的同时削弱军阀的实力。

正是在李纯统治时期,出现了“唐室中兴”。

虽然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回光返照。

在精心的准备、周密的部署、果断的行动之下,唐宪宗李纯先后消灭了四川、江南等地的军阀,稳定了自己的后方,壮大了中央的实力。

当面对最反动、最铁板一块的河北三大军阀——范阳、魏博、成德的时候,李纯也觉得有些棘手。

公元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去世,长子王承宗自称留后,静待朝廷任命后,称为新一代军阀。

李纯意识到机会来了。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吐突承璀太监也觉得“建功立业正其时也”。

李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宰相李绛认为时机尚不成熟。

这个时候,太监吐突承璀站出来了。

吐突承璀从小就和李纯一起长大,两人之间的感情不错。更重要的是,李纯信任吐突承璀,而吐突承璀也理解李纯的心思。

事实上,宰相李绛的方式更可行,用外交手段分化削弱,钝刀子割肉,顺势而为,不至于让情况恶化。

但是,吐突承璀有自己的小九九。

一来,他读懂了皇帝的心思,二来,他也希望能够在打倒军阀的大事业中立功受奖,更稳固自己的地位,三来,他对局势的判断多少有些盲目乐观,认为是抢功的好时候。

当分化瓦解的外交努力被王承宗拒绝之后,一心想武力讨伐的吐突承璀终于如愿率兵出征。

在出征前,还有一段小插曲。

李纯对吐突承璀十分信任,委任他为讨伐联军总司令,引来文官吐槽无数。

文官的吐槽其实就是一点——“自古无中贵人为兵马统帅者”。

让一个木有小鸡鸡的家伙当元帅,让征战沙场多年的将领跟着一个太监的指挥棒转,情何以堪?不靠谱。

吵吵最厉害的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白居易。

白居易说,让太监当总司令,至少有两点不妥,第一,军阀会觉得朝廷无人可用,从而更不把中央当回事,中央是在给自己以后的削藩增加难度;第二,实际领兵打仗的将领也会感到耻辱,对军令贯彻不得力,贻误军机。

还有好些文官都认为这样做壮大了太监的势力,长远看对国家不利。

但是李纯根本听不进去,争吵之下,只是把吐突承璀的委任从处置使改成宣慰使,相当于把总司令改成总协调,只是淡化了一点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至于太监势力坐大的危险,李纯更不以为然,“吐突承璀只不过是一个家奴,不管给他多大的权力,我要除掉他,还不是如同拔掉一根毛那样轻而易举。”

虽然有小插曲,但并没有影响吐突承璀的好心情。

在他看来,王承宗已经被各路讨伐军团团包围,自己再长驱直入,胜利是唾手可得的。

但是,吐突承璀估错了形势,高兴得太早了。

首先,各路讨伐军大部分都抱着兔死狐悲的心态,担心被朝廷当枪使,担心被各个击破,所以,打起仗来就是装装样子,攻占一两个小城就开始观望。

其次,吐突承璀虽然抢到了这个机会,却并没有什么管理军队的才能,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瓷器活,说的就是他。

作为讨伐主力的二十万中央军如同一盘散沙,有的将领私通敌军,有的将领趁机在粮草供应上发财,军心士气一塌糊涂。

两军对阵之后,吐突承璀没有看到意料之中的摧枯拉朽,反而是屡战屡败,更可悲的是,连有“战神”之称的大将郦定进也死在了敌军的城下。

战局胶着,打打停停,什么战果也没得到。

李纯很失望,而吐突承璀在找了一个替罪羊之后,在朝中一片声讨的口水中,灰溜溜地收兵。

朝廷无奈地和军阀妥协,讨伐就这么不了了之。

回到首都的吐突承璀受到口诛笔伐,就像一只过街老鼠。

好在皇帝李纯依然对吐突承璀充满信任,只是迫于舆论暂时将他贬职。一年后,扶不上墙的老太监又被牵扯进一桩腐败案,李纯不得已把吐突承璀外放了事。

等到吐突承璀再回首都,已经了三年后的事情了。

打倒军阀的行动还在艰难地推进,魏博“叛变”、主战宰相被刺、李愬雪夜入蔡州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大戏逐次上演,各路军阀终于乖乖束手,大功告成。

这个事情的成功与否,虽然和吐突承璀没啥关系,但也并不妨碍太监在首都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唐宪宗李纯这个皇帝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重用太监。

李纯用朝臣对付藩镇,又纵容太监势力做大,以抗衡朝臣。

从太监的角度来说,他们只要控制了皇帝,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早在公元811年,十九岁的太子李宁去世,围绕着继任太子的人选,朝中一番乱斗。

在这次乱斗中,吐突承璀支持的澧王李恽未能如愿,因为李纯很难得地没有采纳吐突承璀的意见,逯王李恒成为第一顺位皇帝继承人。

对吐突承璀来说,推荐太子失利的后果要远比当年讨伐战争的失败严重。

就在打倒军阀大计成功后的第二年,几个太监害死了唐宪宗李纯,李纯终于尝到了重用太监的恶果。

太子李恒继位以后,对当年不待见自己的吐突承璀,对当年太子位置的有力竞争者澧王李恽痛下杀手。

吐突承璀又一次估错了形势。

这下什么都没了。

还是那句话,有多大本事,接多大的活。

不然的话,往往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果。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