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朝历史 > 寇准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

寇准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

日期:2018-03-25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晏殊与寇准,一个为蜚声文坛的宋朝著名诗人,一个为宋朝时刚直不阿的宰相,二人,均以不欺君见之于《宋史》,而这两位历史人物间,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趣事——寇准任宰相时,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几乎将这位未来的枢密使大人拒之于仕途之外。

寇准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

寇准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

寇准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

寇准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

寇准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

《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载,华州下邽人寇准,字平仲,少时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此时,正值宋太宗赵匡义临朝,而这位皇帝取人,多临轩顾问,亲自考察,凡年少者,往往罢去。殿试前,有人给寇准出主意,要其隐瞒实际年龄,增加岁数,寇准却一口回绝:“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无独有偶,晏殊在殿试时,也曾以不欺君而被载入史册。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载,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年(1004年),“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此时的皇帝换做了宋真宗赵恒,这位皇帝,子承父业,依旧延续了宋太宗的做法,举行殿试。是卷载,真宗赵恒,“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对晏殊之才仍抱有一丝怀疑的宋真宗,又复试其诗、赋、论,恰于此时,晏殊坦言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宋真宗“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惜才使这位皇帝擢升晏殊为“秘书省正字,秘阁读书”。

而寇准与晏殊之间的一段趣事,也恰恰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宋真宗第一次殿试结束后,晏殊因“神气不慑,援笔立成”,而受到了真宗的嘉赏,并“赐同进士出身”。此时,已由当年殿试后“中第,授大理评事”而变身为而今宰相的寇准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提醒宋真宗道——“殊江外人”。意思也就是,晏殊为江西抚州人士,南地刚刚收复不久(979年北汉为北宋所灭,距离此时业已过去25年),不宜授其为进士。对寇准的这一以地取人之举,宋真宗不以为然,顾而反问道,“张九龄非江外人邪?”。韶州曲江张九龄,同属“江外人”,而更为唐朝时一代贤相。此言既出,寇准也只能是无言以对了。

晏殊,也确实不负这位真宗皇帝的厚望,在以后的岁月中,不仅鼎力辅佐宋仁宗即位,更是首开了我国历史上太后 “垂帘听政”的先河,将五代以来,天下学校皆废的国民教育逐步恢复并引向了“兴学”的正轨。

寇准之历史评价

《宋史》:吕端谏秦王居留,表表已见大器,与寇凖同相而常让之,留李继迁之母不诛。真宗之立,闭王继恩于室,以折李后异谋,而定大计;既立,犹请去帘,升殿审视,然后下拜,太宗谓之"大事不糊涂"者,知臣莫过君矣。宰相不和,不足以定大计。毕士安荐寇凖,又为之辨诬。契丹大举而入,合辞以劝真宗,遂幸澶渊,终却钜敌。及议岁币,因请重贿,要其久盟;由是西夏失牵制之谋,随亦内附。景德、咸平以来,天下乂安,二相协和之所致也。准于太宗朝论建太子,谓神器不可谋及妇人、谋及中官、谋及近臣。此三言者,可为万世龟鉴。澶渊之幸,力沮众议,竟成隽功,古所谓大臣者,于斯见之。然挽衣留谏,面诋同列,虽有直言之风,而少包荒之量。定策禁中,不慎所与,致启怀政邪谋,坐窜南裔。勋业如是而不令厥终,所谓"臣不密则失身",岂不信哉!

赵光义: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赵恒:准刚忿如昔。

吕端:准性刚自任。

毕士安:寇凖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

王旦:准好人怀惠,又欲人畏威,皆大臣所避。而准乃为己任,此其短也。

张咏: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魏野: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范仲淹:寇莱公澶渊之役,而能左右天子,不动如山,天下谓之大忠。

王安石: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司马光: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张耒: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

田况:寇凖在相位,以纯亮得天下之心。丁谓作相,专邪黩货,为天下所愤。民间歌之曰:“欲时之好,呼寇老;欲世之宁,当去丁。”及相继贬斥,民间多图二人形貌对张于壁,屠酤之肆往往有焉。虽轻訬顽冥少年无赖者,亦皆口陈手指,颂寇而诟丁,若己之恩雠者,况耆旧有识者哉!

陈瓘:当时若无寇凖,天下分为南北矣。然寇莱公岂为孤注之计哉?观契丹之入寇也,掠威虏、安顺军,则魏能、石普败之;攻北平寨,则田敏击走之;攻定州,则王超等拒之;围岚岢军,则贾宗走之;寇瀛州,则李延渥败之;攻天雄,则孙全照却之;抵澶州,则李继隆御之。兵将若此,则亲征者所以激将士之用命。然所谓亲征者,在景德行之则可。而议者当靖康时,有请用真宗故事,则不可。盖亲征之行,必兵强可也,财富可也,将能擒敌可也。若此,则分画明,纪纲修,法度正。一有不然,则委人主以危事曰:“天子所在,兵无不胜。”此书生之虚论,可言而不可行也。寇凖之功不在于主亲征之说,而在于当时画策欲百年无事之计。向使其言获用,不惟无庆历之悔,亦无靖康之祸矣。我宋之安,景德之役也;靖康之祸,亦景德之役误之也。景德王师一动而诛鞑览,契丹不能渡河也,遂使靖康坐守京城而觇敌之不渡河。景德不战而和,欲和者敌也,遂使靖康坐视敌之深入而独意和好之可久。景德既和,诏边郡无邀敌归,所以示大信也,遂使靖康敌人议割吾之三镇,而犹纵敌不追。其守不足以为谋,其和不足以为信,其纵不足以为德,准之言至是验矣。

王十朋:①昔在景德初,胡虏犯中原。朝廷用莱公,决策幸澶渊。高琼虽武夫,能发忠义言。咏诗退虏骑,用丑枢相颜。銮舆至北城,断桥示不还。一箭毙挞览,夜半却腥膻。至仁不忍杀,和好垂百年。伟哉澶渊功,天子能用贤。 ②我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真宗仁宗至于列圣,守我宋之家法者也。先正大臣,若范质、赵普之徒,相与造我宋之家法者也。在真宗时,有若李沆、王旦、寇凖。在仁宗时,有若王曾、李迪、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之徒,相与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魏瀚:雷阳何以有此老?宋室未知有几人!济海舟航横野渡,谪居池地动星辰。南来为问崖州户,曾似丞尝庙貌新。

戴嘉猷:万古忠魂依海角,当年枯竹到雷阳。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王夫之:澶州之役,寇平仲折陈尧叟、王钦若避寇之策,力劝真宗渡河决战,而日与杨大年饮博歌呼于帐中。故王钦若之谮之曰:“准以陛下为孤注”,其言亦非无因之诬也。王从珂自将以御契丹于怀州,大败以归而自焚;石重贵自将以追契丹于相州,诸将争叛而见俘于虏;皆孤注也。而真宗之渡河类之。且契丹之兵势方张,而饮谑自如,曾无戒惧,则其保天子之南归,而一兵不损,寸土不失,似有天幸焉,非孤注者之快于一掷乎?则钦若之谮,宜其行矣。

汤鹏:刘义康不见淮南厉王事,是以获罪;寇凖不读《霍光传》,其功不终:短其术而陋者也。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