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为什么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为什么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日期:2018-03-1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说到三国,不得不提起被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京剧上曹操的脸谱是白脸 水白底,上钩青纹(戏曲中,青即为黑)眉心单点红点,青纹相伴。给人一种慈眉善目,满脸挂笑的感觉。一旦发怒,则眉立眼瞪,甚是恐怖。曹操在文学艺术里,是一个无人可夺其位的“奸雄”。雄才大智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气宇不凡,一个十足的英雄,这是曹操;多疑善嫉,口是心非,奸诈凶恶,损人利己,一个地道的权奸,这也是曹操。曹操身上概括了上千年封建统治者邪恶的特征,也凝聚了一切像曹操那样的邪恶性格。这个艺术形象身上,反映了世世代代的老百姓对统治者深入骨髓的观察和体验。这个在中国史书上有着浓墨重彩描述的传奇人物,从他死后,就一直接受后人点评。

民间普通民众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篡汉乱政的白面奸贼。而精通史书、对历史有深刻见解的学者,比如毛泽东,却认为曹操是个英雄,因为他结束了北方长期战乱,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众说纷纭的评论中,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曹操,而真正的曹操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心理学上常说:“从细节小事上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想法,细节小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和初心。”接下来我们就从史书上记载的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还原真正的曹操。

那是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与刘备争夺汉中失败的曹操马不停蹄地带着军队赶到洛阳,准备随时向南支援被关羽围困的曹仁。这时的曹操已六十五岁,不久前刚刚晋封为魏王,还拥有了任意提拔官员与赏赐爵位的权力,可以说离皇帝的位置只剩了一步之遥。这本是一次很普通的军事行动,可是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却在这里特意注了一句:

王更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

堂堂魏王为什么要去下令修一个北部尉的官署?而且还特意说明要修得比以前要好,好像曹操很在意这个小小的官署。如果单拎出这一段来,不少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堂堂魏王,为什么会在乎这个小小的官署?但如果能了解下曹操过去的话,就会明白曹操为什么会下这样一道命令了。因为北部尉,那是曹操出仕以后当的第一个官:

(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那时的曹操才二十岁,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是个渴望有番大作为,甚至改变这个丑陋世界的热血青年。他刚刚上任就下定决心要涤丑荡恶,无论是什么权贵豪强,敢犯禁者一律严惩不贷。曹操以为靠着自己的力量,靠着自己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信条,他是可以做到这一切的。

可是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耳光。他被一次又一次的调离,可到了一个新地方,他仍执迷不悟地继续跟豪强做对,于是很快就又被调走,最后各地地方政府都反感这个不识时务的年轻人。朝廷无奈,只得将他征召到朝廷里,当了有名无实的议郎,可他在朝堂上,还是一次次向皇帝上书,恳求皇帝廓清吏治,惩除奸佞,结果什么用都没有。他看到的是,朝廷一天比一天腐败,豪强一天比一天猖狂,天下民不聊生,四海沸腾。

在严酷现实的轮番打压教育下,曹操这时才总算明白,为什么每次自己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朝廷却次次伸手阻拦。这并不是自己的错,而是这个朝廷已经腐朽透顶,这个朝廷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这个朝廷只会为自己着想。

更多>>(接下文评论)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