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辛酉政变:慈禧和慈安的夺权之路

辛酉政变:慈禧和慈安的夺权之路

日期:2018-03-11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辛酉政变之后,慈禧成功坐上了政治权力的最高宝座,成为晚清王朝这艘破旧巨轮的实际掌舵人。人们惋惜顾命八大臣的死后凄凉,惊叹于慈禧果断精明、奕訢的干练明达。

有人说辛酉政变中慈禧的成功源于拉拢了奕訢,也有人说八大辅臣之败在于刚愎自用,其实自古惨烈的皇权争夺,在政治权力资源重组过程中,谁掌握至高裁定权、谁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谁先发制人便能立于不败之地。以肃顺为首的顾命辅臣败就败在以上三点,这也是咸丰政治遗命的天然缺陷。

看似完美,实则缺陷

咸丰弥留之际,命宗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领侍内卫大臣景寿、大学士肃顺以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皇太子载淳。将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交由慈安和慈禧掌管,凡颁布御旨需要八位辅政大臣拟订且加盖两枚印章才能生效。以此确保皇权的平稳过渡,待到儿子载淳亲政,便可保皇权不至旁落。

这一招显示出咸丰的用心良苦和聪明之处——在其死后,以两宫太后行裁定懿旨,八位顾命辅政之臣总揽朝政,相互之间予以制衡,确保皇权。
看似完美的分权制衡计划,却掩盖不了其先天性的缺陷——有了两枚印章,两宫太后便拥有至高无上的裁定大权,可以对辅政大臣的决议予以一票否决;没了两枚印章,辅政大臣的决议形同虚设。咸丰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有余而智识不足,淫乱的热河岁月掏空了他的身体,也使其精神萎靡不振,导致出此昏招。更为致命的是,将昔日亲密无间的手足兄弟——恭亲王奕訢排除在外,增加了权力平衡之间的不稳定因素,事实上,局势也是朝着这方面发展,正是身在北京的奕訢政治集团决定了辛酉政变肃顺等人的失败。

当时的局势,清廷中央形成了三大政治势力——两宫太后领着年幼的皇帝,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身在北京的奕訢集团。咸丰的遗命忽视了奕訢政治集团的存在,三方势力犹如三角关系,谁争取到奕訢一方,谁就稳操胜券。然而,骄傲糊涂的顾命八大臣将奕訢推向了两宫太后。
争权?争人!

当时,留守北京与英法议和的主要有宗室大学士桂良、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户部侍郎文祥,而掌管圆明园八旗和内务府三旗兵马的兵部侍郎胜保又兼领各地来京勤王的部队,以上这些人紧紧团结在奕訢周围,加上被咸丰排除在外的僧格林沁和奕譞,组成了北京政治集团的骨干,他们既有军权,又有在京旗人的支持。其实,肃顺当初强力反腐,整治科场舞弊现象已经将八旗子弟和部分士子得罪光了,此时此刻如果争取到奕訢,无疑将慈禧和慈安孤立起来,任慈禧多么精明、善于弄权也是无济于事。但是出于对奕訢的忌惮,加上不愿分权给北京留守议和势力,八大辅臣反而被两宫太后和奕訢给孤立起来。政治斗争中最终要的人力资源,被肃顺忽略了,而慈禧看得准,在热河行宫密谋共商大计的有限时间内,迅速同奕訢达成了政治同盟和交换条件——从政变后奕訢出任军机处领班大臣、负责总理衙门事宜、统揽朝政就可以看出。

奕訢所要的政治权力和地位,肃顺一班辅臣没有给予,肃顺也忽视了北京留守议和的势力,胜负关键手就在于此,可惜自以为拥有顾命辅臣之名的肃顺想当然地认为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高估了自身实力,低估了两宫太后及其盟友的实力。

更多>>(接下文评论)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