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秦朝赵高,赵高是如何死的?

秦朝赵高,赵高是如何死的?

日期:2017-09-2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话说秦朝的赵高,作为历史上的罪人,他的存在被万人唾弃所有人都会想到的是指鹿为马,篡改诏书,制造秦朝宫廷政变,滥杀无辜,最后杀死秦二世,造成了秦朝的灭亡。所有人都深恶痛疾这个人;话说回来,历史都是成功人士来执笔的,有很多历史只是断章取义罢了,什么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秦朝的残暴统治也害了很多人,曾经活埋赵国40万人,就有赵高的家人,他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仇恨。

秦朝赵高

赵高是赵国人,从小天资聪慧喜欢读书,父亲、母亲加上兄弟六人,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时候,秦始皇要统一六国,派白起带兵攻打赵国,赵国民众自发保卫国家,赵高的父亲带着赵高的四个哥哥上了战场,家里就剩下赵高、母亲和小弟弟赵成。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白起把赵国军队40万人全部活埋,这其中就包括赵高的父亲和四个哥哥。

消息传了回来,赵高的母亲当场晕了过去,赵高发誓要为父亲和哥哥们报仇。不久赵国沦陷,赵高、赵成及母亲都被抓到了秦国作为奴隶。赵高母亲因为身体有病干活慢受刑,变成了残疾,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久也死了,赵高抱着弟弟赵成也不敢哭。赵高怕被别人害死,把仇恨埋在心里,一心想颠覆秦国,为亲人们报仇,天天工作也不说话,时间一长,大家放松了警惕,因为他知识渊博做事认真,所以别人也很喜欢他,不久在上司介绍下,他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人生活得很好。

就在他渐渐意志有些动摇的时候,因为他对法律了如指掌,被秦始皇看中,想重用他,但是他来自赵国,秦始皇不放心,命人阉了赵高。怕他工作分心,杀了他的妻子、女儿,还有他的弟弟赵成。赵高发誓一定要血债血还。以后,赵高疯狂对待秦国的举动,大家就都知道了。古人很多诗也在赞美赵高,比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的诗“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赵高生长赵王家,泪洒长平作血死。报赵尽倾秦县郡,报韩只得博浪沙。”

赵高是如何死的

秦朝扶苏、胡亥、李斯、赵高、子婴的命运最能阐释”因果报应“(当然,扶苏和子婴是受害者)。

胡亥和李斯设计处死了扶苏,胡亥成了秦二世;李斯只在胡亥时当了一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就为赵高所忌,被腰斩和诛三族;胡亥即帝位后,受赵高蛊惑终日在后宫享乐,赵高掌握实权。可赵高还是不满足,最终令其心腹阎乐逼迫胡亥自杀;赵高在胡亥死后迎立子婴为帝,不久赵高企图招引反秦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三族。

子婴最终被项羽所杀就是悲剧了。

赵高简介

赵高(?~前207) 秦朝宦官、权臣。原为赵国宗族远支。其母在秦国服刑,故兄弟数人皆生隐宫。赵高为内官厮役,因精明强干,通晓法律,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他私事公子胡亥,教以法律。后因犯罪,秦王命蒙毅审理,被蒙毅依法判以死罪。秦王惜其才干,下令赦免,并恢复原来官爵。后以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赵高和胡亥随从秦始皇出游会稽。还至平原津,始皇病危,乃为玺书赐长子扶苏,命其将兵权交给蒙恬,返咸阳主持丧葬。赵高得幸于胡亥,又考虑到蒙氏兄弟掌权对自己不利,遂与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谋,秘不发丧,诈受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更为书赐扶苏和蒙恬死。胡亥还至咸阳,立为二世皇帝,赵高任郎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他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诛戮宗室、大臣。群臣、诸公子触犯秦二世意旨的,都交赵高审治。蒙恬、蒙毅兄弟等秦始皇所亲近的大臣和诸公子、公主皆被处死,相连坐者不可胜数。赵高惟恐大臣入朝奏事告发他,又劝二世深居禁中,不朝见大臣,以此进一步专擅朝政。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因谏说二世停止修造阿房宫,减省徭役赋税,结果被迫自杀。左丞相李斯则被赵高诬以谋反罪,腰斩于咸阳市。章邯也因受到猜忌,在巨鹿一战失败后投降项羽。此后赵高拜为中丞相,事无大小皆取决于其意旨。他为了巩固权位,故意在二世面前指鹿为马,凡是不随声附和的大臣,就捏造罪名加以迫害。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攻下武关后,赵高恐诛罚及身,与其婿阎乐等人密谋,乘二世在望夷宫斋戒之机,诈诏发兵围宫,逼令二世自杀。赵高企图篡位自立,但因左右百官不从,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九月,赵高被子婴用计杀于斋宫,夷三族。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