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辽金西夏 > 中国历史上三次著名的剪发令

中国历史上三次著名的剪发令

日期:2017-09-1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中国历史是哪个有三次剪发令,纵观这三次的剪发令,只有一次没有发现有什么反抗,其余两次反抗不小,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根深蒂固封建思想对于人们行为的深刻影响。统治者颁布剪发令的目的都是为了宣告一个时代的开始,为了统治需要而使用的手段而已。对于社会的影响都挺大的,因为实施力度的不同,所以造成不同的结果,有的甚至还死了不少人。

(一)西夏的秃发令

史料文献枚举:

(1)昊天墀《西夏史稿》第一章: (元昊)又发布了秃发的命令,恢复鲜卑族的故俗,强迫国人在三日内一律秃发,如敢违抗命令,即行处死,于是民争秃发,耳垂重环。(注:昊天墀.西夏史稿第1章.成都: 四川人民出社1980.30.)

(2)李蔚《简明西夏史》第三章: 公元1032年(夏显道元年)三月,元昊向其统治境内的党项人发布秃发令,推行党项传统发式,禁止汉人风俗结发。 元昊首先带头秃发(即剃光头顶),然后强令党项人秃发,限期三日,有不执行命令者,许众杀之。(注:李蔚.简明西夏史第3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06~107.)

(3)《剑桥中国辽夏金元史》第二章: 在嵬名元昊土着化的革新措施中,最有名的是他在1034年左右发布的剃发的法令。据载,初制秃发令,元昊先自秃发,及令国人皆秃发,三日不从令,许杀之。剃去头颅顶部的毛发,将前刘海蓄起来,从前额垂至面部两侧,在亚洲许多民族中(朝鲜、鲜卑、渤海)都可以见这种发式的不同变体。与此比较而言,据说古代羌人是将头发松散地垂覆在面部。我们似乎可以认为,颁布秃发令的目的,主要是改革落后的羌俗,并将西夏的国民与辽、宋、吐蕃等邻人区别开来。(注:(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 史第2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09.)

(二)清初的剃发易服令

顺治二年颁布了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他们甚至宣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此令针对的是在其治下其他民族,要求他们必须要留满族的发式,穿满族的衣服。

汉人因为传统的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之,纷纷起来反抗,不愿意剃头,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流血之灾。满清统治者的大规模屠杀汉人,制造了嘉定三屠,四川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扬州十日等惨案。

这很显然和我上面所说的西夏秃发令颁布后人民争相秃发的情形不同,当然这和这次针对的汉人众多有关系,西夏境内的汉人确实少,汉人少反抗就少,一人反抗很容易带动周围群众反抗。

(三)民初的剪辫易服令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政策,即减去满清的辫子,脱掉满清服饰换上西服。

各地政府均打出剪发告示甚至还免费义务剪发:

例如中华民国江西军政府贴出剪辫告示:“自武昌起义推翻清帝,重振汉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辫。”当时南昌城内七处城门口,以及督军衙门(市政府)、府学前、百花洲等十处,皆设有“义务剪辫处”,凡来剪“文明”发式或剃光头者,一律免费。

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腐朽之人,因为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不愿意减去辫子,这类人以农村人居多。他们甚至喊道:“头可断,辫不可剪。”他们认为剪了辫就没脸见祖宗了,都不敢回去了。于是,孙中山就通令全国剪辫,措辞十分严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此令还是执行不下去,鉴于如此情况,军政府派出军队到街上拿着大剪刀巡查,见到有辫子者,二话不说,直接上去就剪。可是反对之声络绎不绝。军政府接受此次教训,再度发布文告:“严禁在路上强行剪辫,并召开全市义务剪辫大会,向市民详述剪辫意义,劝说百姓自觉剪去胡尾,铲除奴根,还我大好头颅,增我民国光辉。”据统计,此次剪辫运动在一座城市就持续了半年。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