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春秋战国 > 刺客系列:侠客行 震惊邯郸的一椎

刺客系列:侠客行 震惊邯郸的一椎

日期:2017-09-21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译文:

到了邺城,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怀疑这件事,就举着手盯着公子说:“如今我统帅着十万之众的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今天你只身一人来代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正要拒绝接受命令。这时朱亥取出藏在衣袖里的四十斤铁椎,一椎击死了晋鄙,公子于是统率了晋鄙的军队。

李白有一首著名的《侠客行》,这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五言诗,主要部分讲述的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传奇,而“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说的就是朱亥的刺客故事

因为选入了初中教材,“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为人熟知。

还是简述一下:

战国时期,魏国赵国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秦国狂殴赵国,长平之战击败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接着长驱直入,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虽然派兵去了,却受到秦国威胁,按兵不动。

魏王的弟弟信陵君在老人侯赢的帮助下,设计串通魏王的爱妃如姬,偷来兵符,然后在屠夫朱亥的帮助下,从魏国援军将领中夺取指挥权,一举解围邯郸,解救了赵国。

故事中,信陵君是毫无疑问的猪脚,侯赢、如姬、朱亥都可以算是重要配角。

今天要说的朱亥,戏份不多,一共出场了三次。

朱亥的第一次出场是在信陵君招揽侯赢的过程中。

当时,信陵君摆出求贤若渴的架势,请一个看守城门的老头子侯赢。这个侯赢已经70岁了,那过去,平均年龄极其低下,70岁的人凤毛麟角,身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当然不会放过,先不说有千金买马骨的好名声,哪怕老头子凭着多年的见识指点一二,都是有赚不赔的好买卖。

侯赢架子很大,人家客人都到了,信陵君亲自驾车来请,老头子还要考验信陵君,说是要去屠宰场看一个朋友。

这个朋友就是朱亥。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朱亥的出场就是一边和侯赢聊天,一边斜着眼观察信陵君。

朱亥的第二次出场是在信陵君身怀兵符出发救赵的时候。

当时,侯赢定计,用报仇的筹码买通了魏王身边的女人如姬,如姬偷来兵符,信陵君准备出发夺取正按兵不动的魏国援军指挥权。

侯赢为信陵君做了两个预案,若果援军统帅晋鄙老老实实交出兵权,那就一切好说,如果晋鄙推三阻四,那就让朱亥当场实施刺杀。

朱亥这时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门问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了。

小事情咱看不上,要办就办大事,到时候了。

朱亥的第三次出场是在晋鄙的军营中,也就是刺杀现场。

信陵君来到晋鄙的军营中,向晋鄙出示兵符,要晋鄙交出指挥权。晋鄙是个沙场老将,对于信陵君单枪匹马来取代自己表示怀疑。

正在犹豫的时候,信陵君背后的朱亥出手了,他掏出袖子中暗藏的40斤重的铁椎,照着晋鄙的脑袋来了个万朵桃花开。

信陵君如愿取得兵权,指挥魏国军队一举击溃秦国军队,解救了赵国。

朱亥出手果断,一击即中,快刀斩乱麻。

40斤重的铁椎有多大呢?其实不大。

据《中国度量衡史》,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相当于250克;一镒相当于315克。

所以40斤不过是10公斤的样子。

关于朱亥的故事,在《史记》中戛然而止。

在西汉刘向的《列士传》重,朱亥再次出现,也是最后一次出场。

秦昭王约见魏王,魏王胆子小,不敢去,就派朱亥带着一对玉璧前往。

秦王看魏王没来,很生气,把朱亥扔进老虎笼子。“亥嗔目视虎,眦裂,血出溅虎,虎不敢动。”用眼神吓退了老虎。

秦王对朱亥很欣赏,用高官厚禄诱惑朱亥,希望朱亥为秦国效力,朱亥不为所动,秦王只好把朱亥囚禁起来,

朱亥不愿意苟且地活着,用头撞柱子,结果柱子断了,朱亥没事,于是,朱亥用手掐住自己的喉咙,自杀。

刚烈的英雄。

这就是一个侠客的风范。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