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弥生时代的基本概述

弥生时代的基本概述(2)

日期:2017-04-05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弥生时代中、后期的日本,在《后汉书·东夷传》和《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成许多小国,有“王”、“大夫”、“下户”、“生口”等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奴”国曾遣使到洛阳,汉朝赐其王以金印(见汉委奴国王金印)。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倭国王帅升又遣使来朝,并献上“生口”(奴隶)。到了三国时期,邪马台国成为许多小国的共主,其女王卑弥呼于景初三年(239)遣使到洛阳,魏帝赐“亲魏倭王”金印及锦缎、铜镜等各种礼物,由带方郡派官吏回访。此后,邪马台国又多次与中国交往。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有两种不同意见,即“九州说”与“畿内说”,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弥生时代的历史文化

  弥生时代是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从日本开始种植水稻,使用铁器、青铜器,到古坟出现时期,约当公元前二——三世纪到公元后三世纪。根据陶器型式的研究,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首先从九州扩展到近畿一带(东日本尚处绳纹晚期之末),中期波及东北地方。扁平片刃石斧等磨制石器、青铜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多与大陆文化相同。弥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先进的农耕技术,一般认为它是在来自朝鲜的集团影响下才出现的。中期以后灌溉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渐趋稳定。后期,铁制农具普及,石器大体消失。铜铎、铜剑、铜矛、铜戈等青铜祭器发达,出现制铁和制盐等的社会分工,通过交易和战争等,共同体得到统一,形成政治性的地区集团。北海道尚不能种植水稻,仍处在绳纹文化阶段。

  弥生时代的农业水平

  弥生时代,种稻技术从大陆传入后,成为日本农业的主要支柱。最近,福冈县板付遗址证实绳纹晚期已有水稻种植。弥生前期利用低洼地种植水稻。中期以后开水渠引地下水灌溉低洼地以外的水田,开始使用排水设备进行人工灌溉。春耕用石器,秋收用石刀。后期铁制农具普及,发展为用铁锄翻地,用铁镰收割(割稻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到古坟时代后期,开始推广插秧和割稻。

  弥生时代的历史记载

  中国、朝鲜使用的日本古称。有关日本的最古文献是《汉书·地理志》,其中有“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的记载。朝鲜高句丽广开土王碑已称日本为“倭”。日本的五王也自称“倭国王”。日本使用“日本”两字是在天智朝以后,中国则在唐朝以后。虽有一种说法认为“ゎ”是很早与中国通交的筑前怡土(ぃと)的变音,但在大陆各地也有许多称为“倭”的集团,因此有必要从中国对“倭”字的用法来解释。

  福冈市东区志贺岛出土的金印。1784年(天明4年)发现,福冈藩主黑田家收藏。为边长二点三厘米(汉尺一寸)的正方形,印身高零点八厘米,重一零八点七克。上有蛇钮,加印身计高二点三厘米。分三行刻有五个隶体字“汉委奴国王”。有各种读法,一般读作“汉倭奴国王”,认为这颗金印就是《后汉书·东夷传》记载的东汉光武帝时公元57年倭之奴国王朝贡时接受的那颗印章。还有私印说和伪造说,但缺乏说服力,现为日本国宝。

  《三国志》的《魏志·东夷传》倭人条记载的倭女王国名。《魏志》记载,二世纪末倭有许多小国分立,邪马台国是统治这些小国的强大国家。女王卑弥呼统率周围的奴国和伊都国等许多小国,数次向魏朝贡。女王死后,统治力量为之动摇,后立同族的壹与为王,力图复兴。当时的社会由王、大人、下户、生口等各种身分构成。王有主管祭祀的女王和负责政治、军事的男王,共同进行统治,大人协助。下户受王和大人的支配。生口是战俘,相当于后世的奴隶。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大和说与北九州说较有力,但因史料限制,尚无定论。

  弥生时代的文化传播

  自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后3世纪末、4世纪初的这五六百年时间,在日本考古学上称为弥生文化时代,是倭人脱离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转折时期。如果说绳纹文化时代倭人社会发展缓慢,历史前进的步伐以千年为单位,那么进入弥生文化时代后,日本由于同中国汉朝和三国时期魏、吴的文化交流增加,倭人社会的发展步伐骤然加速,历史前进的步伐不再以千年而是以百年为单位。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