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解决开车变道的方法

日本解决开车变道的方法

日期:2017-04-1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日本是如何解决开车变道问题的呢?日本解决开车变道的方法是什么?下面是古宫历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解决开车变道的方法,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日本解决开车变道的方法:

  查阅日本《道路交通法》看到,该法规定,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不得随意变换车道,不得不变换车道时,也必须顾及另一车道行驶的汽车。

  日本国土面积小,车多路窄,汽车在道路上变换车道时,一个基本理念是“相互体谅”。

  1、法规:影响后车安全不得变道

  《道路交通法》规定,如果一辆车变换车道,可能导致另一车道汽车突然减速或者改变方向时,不可变道,而若该车要离开道路,必须提前打转向灯或用手示意,慢慢靠近临近车道,并减慢车速。

  而对后车而言,若看到要变道汽车的信号,且自身也不用突然减速或变向时,须礼让要变道的车辆。

  2、习惯:躲核泄漏也不占应急车道

  除了法规,在日本,保证道路文明的还有日本司机遵章守纪和顾及他人感受的“习惯”。

  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时,白先生曾作为记者赴现场采访,他告诉新浪当时令他“十分震撼”的一次经历。

  白先生说,地震后,他和几名记者赶赴日本东北部灾区采访,但未想很快福岛核电站就发生核泄漏事故,一行几人遂停止采访,租车向东京撤离。

  他说,“连夜开车离开灾区后,我们在距离东京还有数十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从东北部地区撤离的私家车已经堵成了长龙。”

  白先生说,虽然车堵得不能移动,但几乎没有人下车,都安静停车等待。

  这时我们发现旁边还有一个车道,几乎没有车,我们都很疑惑,为何没有人用车这个车道,当时咨询来自台湾的司机才知道,这是应急车道。

  高速路虽然堵车,但左边的应急车道不会被随便占用。

  白先生说,正当几名中国记者感叹:日本司机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还严守规矩时,台湾司机突然踩油门,驶入那条空车道,并抛下一句话:“日本人真傻!”

  “但是,我至今不能忘记,当我们的车快速越过另一车道的一辆辆汽车时,车里的日本人看着我们的那种眼神。”白先生说。

日本解决开车变道的方法

  3、体谅:骑车超越路人要说“抱歉”

  日本人开车时很少开车变道,“因为日本路窄车多,变道引起事故的几率比较大,而且日本人本来就习惯排队,开车也是这样。”

  薛女士还提及,别说开车,日本人即便在路上行走或骑车时,都很注意别人的感受。

  她说,比如有人骑车,从后面擦着行人身边超过去的时候,一般都说声“不好意思”。

  “而如果有人走得比较慢,发现后面有人时,经常会主动停下来,让开路让后面的人先走,而后面的人超过去的时候,常常都会说‘谢谢’,并鞠一个躬。”薛女士说。

  4、开车变道规矩比较好的国家

  世界其他地区开车变道是何状况,联系到几名常驻海外的华人,看看他们怎么说:

  (1)、德国——很少随意变更车道

  在德留学生杨英格:德国是交通管理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在德国8000余万人口中,平均两个人就有一台汽车,即便如此,德国道路也总是畅通无阻,这与德国极其严苛的交通规则和德国人开车时严谨的态度,以及他们开车时顾及他人都密不可分。

  德国交通法通过规定道路先行权来防止车辆在公路上随意并线:

  ①、主路行驶车辆有先行权,不论其是否保持主路行驶;

  ②、在环形道路上,沿着环形行驶的车辆有先行权;

  ③、同级道路上,右侧来车有先行权;如无另行规定,转弯或变道车辆必须避让其他车辆。

  在日常驾驶中,德国司机很少随意并线超车,会车时也文明礼让,货车永远在最右侧车道行驶。

  (2)、美国加州——打转向灯,旁车会让

  在美留学生Gabriel:一般如果两边车道有车但是必须并线的话,就打转向灯,旁边的车会让,或者自己减速,如果实在并不过去就只能等一下,高速上错过出口也没办法啦。

  加州机动车管理部门还给各位司机有各种避免危险的建议,在针对变道的汽车方面有这样的建议:如果另一位驾驶者“切入”您的车前,应松开油门,这样会加大您与前车之间的距离;

  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切勿与其他车辆并行,其他驾驶者可能突然决定离开高速路……。

  (3)、加拿大温哥华——互相谦让成习惯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