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欧洲历史 > 欧洲共同体的历史介绍

欧洲共同体的历史介绍

日期:2017-08-15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欧洲共同体的历史介绍

  欧洲共同体历史沿革

  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高潮。二战后,欧洲出现了美苏两国严重对峙的局面。美国凭借它在战争中增长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等途径,力图全面控制西欧。而苏联则在东欧建立起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约组织,使西欧国家产生了担忧和恐惧。他们既不愿“成为大西洋一边的殖民地”,也不愿成为“乌拉尔一边的卫星国”。然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许多西欧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大大下降。要想不受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只有走联合自强之路,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新的重要角色。

  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为期五十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2年煤钢共同体建立,这也为实现西欧经济联合奠定了基础。

欧洲共同体的历史介绍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六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这也标志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其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是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起点,是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趋势,它对国际事务具有深远的影响。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7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欧盟)过渡。[1]

  1995年12月11日,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盟,使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联盟条约”形成的欧洲联盟扩展至15国。

  2002年12月13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决定结束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这10个候选国的谈判,正式邀请它们在2004年5月加入欧盟。

  第五次东扩的规模和意义都远远超过前四次,它将使欧盟疆域面积从326万增至450万平方公里增加37.8%,人口从3.78亿增至4.53亿增加19.8%,GDP总值从78081亿增至83773亿美元增加7.3%,贸易总额从39977亿增至44263亿美元增加10.7%,而年人均GDP从20533降至15436美元降低了25%。

  欧洲共同体创建宗旨

  ①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②建立一个单一的对非成员国的商业政策;

  ③最终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运输系统、农业政策和一般经济政策;

  ④取消私人和政府所采取的限制自由竞争的措施;

  ⑤保证成员国之间劳动力、资本和工商企业家的流动性。

  欧洲共同体建立原因

  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②近代以来,各国冲突了战争连绵不断,西欧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和统一。

  ③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

  ④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

  ⑤西欧两个大陆宿敌法德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欧盟的历史发展
下一篇:欧洲1848年革命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