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欧洲历史 > 瑞典历史简介

瑞典历史简介

日期:2017-12-12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瑞典是世界著名的中立国。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瑞典历史资料,欢迎阅读!

  瑞典历史

  简史: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自然地理: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瑞典历史 - 正文

  瑞典王国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东北毗连芬兰,西与挪威接壤,南部隔厄勒海峡与丹麦相望,东濒波罗的海。陆地面积449964平方公里。人口 835.8万,90%为瑞典人,北部居有拉普人,外国移民约80万。官方语言为瑞典语。基督教路德宗为国教。首都斯德哥尔摩。

  统一国家的形成  约公元前6000年有人类来此狩猎谋生。公元前1600年左右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约公元前400年左右进入铁器时代。在南部逐渐建立起以农耕为主的聚居村落。9~11世纪为“海盗时代”,部落酋长纠众出海,用兽皮等交换东方的白银、香料和丝绸,并进行抢劫和掳掠奴隶。862年瑞典海盗到达东斯拉夫人聚居地,并以诺夫哥罗德和基辅为中心到拜占廷、波斯和塔什干一带经商。829年基督教传入瑞典,11世纪初形成统一的瑞典王国,第一个国王为奥洛夫·舍特科农( 994~1022在位)。1026年丹麦克努特大帝战胜瑞典人并将瑞典南部并入“北海大帝国”版图。1155年瑞典出动十字军征伐芬兰,强迫芬兰人改信基督教,并于1284年将芬兰变为瑞典的一个公国。在由比尔耶尔·亚尔(1250~1266在位)开创的福尔孔王朝(1250~1363)期间,封建化进程加快,王权进一步扩大,确立稳固的世袭君主制,制订出能推行全境的法律。福尔孔家族在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过程中损害了拥有封地的贵族富豪阶级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当王室计划收回封地时,贵族富豪阶级便向丹麦寻求援助。当时丹麦不仅占据瑞典南部斯科讷地区,还于1361年征服了哥得兰岛。1389年丹麦军队攻入斯德哥尔摩,丹麦女王玛格丽特被迎奉为瑞典国王。1397年瑞典、挪威、丹麦在卡尔马会议上结成联盟(见卡尔马联盟),丹麦女王为三国共主。

  以丹麦王室和享有封地的瑞典贵族富豪组成的联盟派同瑞典中小贵族、矿业主等阶层的独立派之间进行反复的斗争。由于1426年丹麦发动的荷尔斯泰因战争严重影响了瑞典铁和铜出口,1434年瑞典铁矿中心贝里斯拉格爆发了由恩耶尔布雷克特·恩耶尔布雷克特松领导的起义,独立派贵族斯托雷家族一度登上王位。为重新征服瑞典,丹麦于1520年攻占斯德哥尔摩。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1523在位)入城加冕为瑞典国王,并屠杀独立派贵族。和斯托雷家族有亲戚关系的年轻贵族古斯塔夫一世·瓦萨在大屠杀中幸免于难,化装潜逃到达拉纳郡。1521年在吕贝克的支持下发动起义,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将丹麦军队击溃,瑞典彻底摆脱丹麦的控制,瓦萨被推举为国王,称古斯塔夫一世。在位期间(1523~1560)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限制教会的权力,将富豪贵族的封地没收为王室财产,加强王室专制集权,建立起统一的世袭君主制政体的封建王国。

  争夺波罗的海地区霸权的斗争  17世纪初至 18世纪初是瑞典对外扩张时期。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1611~1632),同德意志和荷兰结盟在波罗的海争霸,三十年战争期间又转而同法国结盟对德意志和奥地利作战,攻占慕尼黑和莱比锡,并向布拉格进军。到17世纪中期,瑞典已成为波罗的海强国,所占领土除芬兰之外还有挪威和丹麦的一小部分、立窝尼亚、爱沙尼亚和波美拉尼亚等地。1697年卡尔十二世即位后,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和赋税征敛,继续对外扩张。北方战争期间(见彩图),于1700年在纳尔瓦战役中击败俄国彼得一世率领的4万大军,1708年攻入俄国境内,但1709年在波尔塔瓦战役中瑞典全军覆没。瑞典战败后,由于丧失大部分侵占的领土再加上国库空虚和人口锐减,在波罗的海地区转为守势。

  1723年瑞典议会通过法令,废除君主专制和增强议会四个等级的权力,王权急剧衰落,行政权力转移到由大贵族操纵的国家参政会手中。随着新兴市民阶级力量的壮大,瑞典议会中爆发了大贵族的“礼帽党”和市民阶级的“便帽党”之争。1765年“便帽党”在议会取得多数而执政,提出限制大贵族的封建特权和消除官僚政治积弊等改革纲领。在大贵族支持下,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71~1792在位)1772年发动政变,恢复君主专制,削弱了议会的权力。1805年,瑞典参加欧洲第 3次反法联盟同拿破仑一世作战,屡遭失败后失去波美拉尼亚等领地,1808年芬兰战争失败后俄国占有芬兰。1809年,瑞典贵族发动政变,废黜国王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1792~1809在位),迎奉拿破仑一世的将领J.-B.-J.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王储。1813年,瑞典参加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对丹麦作战取胜后,迫使丹麦割让挪威,并于1814年成立了挪威-瑞典联盟。

  19世纪初期,随着炼钢、锯木、造纸等工业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制度对生产和工商业自由发展的限制,吸收更多社会阶层参加议会。1809年瑞典议会通过新宪法,确立了有一定限制的君主政体。1830年后,工业资产阶级和自耕农等阶层的代表进入议会。但普通农民生活困难,1840~1914年间有100多万人向国外、主要向北美移居。1865年议会分成上下两院,实行有财产限制的普选。到19世纪末,瑞典陆续建立了银行、铁路、电报和邮政等产业部门,航运业也有相当规模。1887年成立全国总工会,1889年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成立,劳工运动开始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瑞典自1814年以来,未卷入国际纷争和战争,19世纪末起奉行中立政策,在和平时期不参与结盟,在国际纷争中保持中立。1905年,瑞典宣布解散挪-瑞联盟。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持中立,但同德国关系密切, 增加对德国输出矿砂等物资。1917年以后减少了对德国出口并将商船队的一半吨位租借给协约国。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1929~1932年工业生产降低21%,1932年经济危机达到顶点。社会民主工人党联合农民党于1936年执政,推行财政经济改革,促使经济复苏,并提出建立“人民之家”型的福利国家口号,实行失业救济、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福利政策,并试图通过劳资双方签订协议和设立劳资纠纷法庭来调解与缓和工人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瑞典宣布中立,同德国、英国均签订商约。苏芬战争爆发,瑞典议会各政党组成联合政府向芬兰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装备,并派出志愿兵部队,但拒绝了同盟国假道瑞典输送军队到芬兰的要求。1940年希特勒德国占领挪威后,瑞典被迫允许德国火车穿越领土运送军队和军需品到挪威。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瑞典又允许德国将一个整师兵力从挪威假道瑞典运至芬兰。这种过境假道活动持续到1943年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成为瑞典的主要贸易国,瑞典向德国提供铁矿砂、纸浆和木材等物资以换取德国的肥料、煤炭等。

  战后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瑞典加入联合国。1948年曾致力建立北欧防御同盟,拒绝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宣布继续执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50年瑞典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参加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75年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在国内,社会民主工人党政府继续推行福利国家和发展经济贸易的政策。瑞典在战后的经济可称为混合型的经济,铁路、邮政、电信、能源生产和其他基础设施大部分属国家所有,在工商企业中,90%为私营,10%则为合作社或国营。瑞典经济发达,工业占国民收入的8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教育高度普及,以现代福利国家著称。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