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美洲历史 >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有哪些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有哪些(2)

日期:2017-04-25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1987年10月16日 (星期五),纽约股市经过夏季连创新高后, 在当日下跌逾 91 点 (约 5%)。但因时差, 美国东岸时间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场迟开市, 当纽约股市暴跌时, 其他市场己休市, 并未被波及, 甚至与纽约股市同步的多伦多股市也未受影响。

  1987年10月19日 (星期一),当日悉尼股市首先开市未见异动。

  香港时间早上10时, 香港股市准时开市, 惟恒生指数一开市即受纽约影响恐慌性下泻120点,中午收市下跌235点,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点,收市报3362.39 (超过 10%),各月份期指均下跌超过300点跌停板。受香港暴跌影响, 各亚太地区股市全面下泻, 效应并如骨牌般随各时区陆续开市扩展至欧洲市场, 并最终绕地球一圈回到纽约: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0月19日大幅下跌508点 (逾 20%)。

  金融危机:1990年储蓄和贷款危机

  1980年末以及90年代初,银行业自大萧条以来出现了最严重的崩塌,超过1000家的互助储蓄银行倒闭,其资产更是超过了5000亿美元。

  最终,为挽救此次危机所付出的代价超过了1500亿美元,其中1240亿美元由美国政府以及纳税人承担,只有290亿美元是由互助银行行业本身承担。

  金融危机:1996年的日本楼市泡沫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下跌50%,使日本遭遇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低迷。

  房产价格跌幅超过75%。日本政府为了拯救倒闭的房贷公司,动用了公共资金,10000示威者因此在东京集结进行抗议。

  金融危机: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这是继三十年代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则和组织形式的问题。本书试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解脱本世纪初货币制度改革以后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各国形成的货币供应体制和企业之间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债务衍生机制带来的几个世纪性的经济难题,包括:

  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丛生,金融和债务危机频繁;

  社会货币供应过多,银行业务过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政府税收困难,财政危机与金融危机相拌;

  通货膨胀缠绕着社会经济,泡沫经济时有发生,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增长经常受阻;

  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增加了失业,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不平等的国际货币关系给世界大多数国家带来重负并造成许许多多国际经济问题。

  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

  Indymac银行的倒闭

  储蓄贷款银行IndyMac Bancorp Inc成为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关闭的最大抵押贷款商,它也是倒下的第二大由联邦保险的金融机构。

  该银行的倒闭震惊了华尔街众多的投资人。早前,该银行并没有被列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圈定的有麻烦的银行名单之中

  “两房”被接管

  2008年9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财长亨利·保尔森以及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卢卡特(James B.Lockhart)准备宣布接管房利美、房地美。

  “两房”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债券总额高达近5万亿美元,而美国政府拯救“两房”的资金也达到了2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金融救援计划。

  雷曼兄弟破产

  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拥有158年历史的国际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申请破产保护,拉开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序幕,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国政府在本轮危机中蒙受的损失高达几千亿美元。

上一篇:美国西部牛仔
下一篇:美国的地理介绍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