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年表 > 公元476年历史年表 公元476年历史大事 公元476年大事记

公元476年历史年表 公元476年历史大事 公元476年大事记

日期:2019-03-0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公元476年,西罗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开始封建社会。公元476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这一年是北魏孝文帝延兴六年(六月改元为承明元年),也是南朝宋后废帝刘昱的元徽四年。8月7日——刘宋建平王刘景素起兵造反。9月4日——日耳曼人首领奥多亚克废罗马皇帝罗慕洛,自立为王,西罗马帝国灭亡。刘宋加授萧道成为左仆射,刘秉为中书令。
中文名
476年
事件
西罗马帝国灭亡
标志
西欧开始封建社会
人物
拓跋宏、冯太后、苍梧王

476年大事记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境内不堪承受残暴统治的人民纷纷起义。

公元394年,镇压起义者起家的提奥多西最后一次把罗马帝国统一了起来,然而统一是短暂的,395年提奥多西去世后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率领下又掀起风潮,从巴尔干进攻意大利,日耳曼部落的汪达尔人和勃良第人也从北方向意大利进攻。

西罗马帝国岌岌可危,5世纪初西哥特人在罗马城内奴隶的配合下,一度占领罗马城。

待到5世纪70年代,西罗马帝国终于土崩瓦解: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东哥特人统

公元476年历史年表 公元476年历史大事 公元476年大事记

治意大利,江达尔人统治非洲北部,法兰克人和勃良第人统治高卢;帝国皇帝成了日耳曼人手下傀儡。

476年9月4日,日耳曼人首领奥多亚克废罗马皇帝罗慕洛,自立为王,西罗马帝国灭亡。

长期的、反复的、绵延不断的奴隶、隶农起义和外族入侵,推翻了西罗马的奴隶制统治,从此,西欧各族开始了封建社会阶段。

476年北魏冯太后称制

公元476年,北魏孝文帝在位,这一年是北魏延兴六年,同年六月改元为承明元年。

皇兴三年(469年)六月辛未日,年仅三岁的皇长子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 。皇兴五年(471年)八月丙午日,受父禅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 。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

公元476年历史年表 公元476年历史大事 公元476年大事记

孝文帝初即位,太上皇拓跋弘仍然总揽朝政。当时,北魏连年水旱,租调繁重,官吏贪暴,百姓流离,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断。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 。

承明元年(476年)六月,孝文帝刚满十岁时,太上皇拓跋弘(献文帝)被冯太后毒死,冯太后乃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二次临朝称制,改年号为太和。冯太后足智多谋,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才能,自太和元年以后,开始在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意识地进行汉化。

476年刘宋灭亡在即

公元476年,南朝刘宋第八位皇帝,也是倒数第二位皇帝刘昱在位,这一年是元徽四年。

刘昱(公元463年3月1日—477年8月1日),南北朝时期刘宋第八任皇帝,生于刘宋大明七年正月辛丑,是宋明帝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由于陈妙登曾经是李道儿的侍妾,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史学界所质疑。据史书记载,刘昱小时候聪明好动,在位凶狠残暴,元徽五年七月七日被杨玉夫等人杀害,时年十五岁,死后被废为苍梧王,史称宋后废帝、苍梧王。

夏六月,加萧道成尚书左仆射。

秋七月,建平王景素据京城反。遣骁骑将军任农夫、冠军将军黄回北讨,萧道成总统众军。始安王伯融、都乡侯伯猷并赐死。乙未,克京城,斩景素,同逆皆伏诛。

八月丁卯,立皇弟翙为南阳王,嵩为新兴王,禧为始建王。

公元476年历史年表 公元476年历史大事 公元476年大事记 南齐萧道成

九月戊子,骁骑将军高道庆有罪,赐死。己丑,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准进号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冬十月辛酉,以王僧虔为尚书右仆射。

一年之后的元徽五年(公元477年),萧道成杀刘昱,立其弟刘凖为帝,自执朝政。再过两年,即公元479年,萧道成篡夺皇位,废刘凖自立为帝,建立齐朝,刘宋灭亡。

476年出生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454年出生

刘景素(刘宋建平王)——452年出生

476年逝世

7月20日——拓跋弘,北魏献文帝。

8月14日——刘景素,刘宋建平王。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