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河南三门峡发掘一批北朝墓葬

河南三门峡发掘一批北朝墓葬

日期:2017-04-0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2016 年3 月~2016 年6 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委托,对位于三门峡市区大岭北路东侧的上村佳苑项目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了46座古墓葬。其中北朝墓葬16 座、唐墓7 座、晚清及近代墓23 座,出土器物共计190 件套,主要以陶器为主(陶俑居多),少量瓷器、铜器、玉器、铜钱及铁器等。其中北朝墓葬出土器物共计122件套,以陶俑为主,铜钱次之,少量瓷器、铜器、铁器等。

 

河南三门峡发掘一批北朝墓葬


 

 

  该项目用地原来为上村居民宅基地,因被拆迁,地表已遭不同程度破坏,现存墓口距地表在0.3~1.0 米之间,墓葬打破灰黄色和灰褐色生土。

 

  北朝墓葬 皆坐北朝南,方向在170°~190°之间。形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斜坡墓道拱顶土洞室墓,墓葬有M53、M54、M55、M56、M57、M59、M60、M75、M76 等14 座。结构主要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长条形,内填五花土,质地稀疏,相对松软,壁面笔直规整;墓门开在前壁底部,顶部拱形,有甬道与墓室相连;墓室平面呈近似椭圆形,其内因年久进水已塞满淤土。通过清理发现,在墓室北端大多有生土棺床,墓主多安置其上,人骨基本上都是两个以上,最多者达到六人,且常有儿童遗骸。骨架大多保存较好,大多东西向放置头向朝西,少量南北向放置头向朝北,葬式为仰身直肢;未发现有葬具;绝大多数墓葬随葬品比较贫乏,其中大多都葬有铜钱,钱文为“五铢”和“永安五铢”两种,偶尔亦会见陶器、瓷器、铜镜、铁器等;M53 出土陶俑90 件套,为本批北朝墓葬出土器物最多墓葬。第二类为斜坡墓道砖券拱顶室墓,墓葬有M89、M90 两座。结构亦是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长条形,内填五花土,质地稀疏,相对松软,壁面笔直规整;墓门开在前壁底部,顶部拱形,封门采用条砖平铺错缝叠砌垒堵;有甬道与墓室相连;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内有大量淤土。墓室结构采取先挖土洞后,再在土圹周边错缝叠压平砌出墓室壁,墓顶仍为土质拱形,墓底砖错缝平铺。清理后发现,在墓室北端有砖砌棺床,但因都被盗扰,未发现有人骨架和随葬品,比较遗憾。

 

  唐代墓葬 皆坐北朝南,形制主要为台阶式墓道拱顶土洞室墓。结构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梯形,前窄后宽,內填五花土;两侧壁前部下张,底部前后等宽;前壁斜直内收,墓门开在前壁斜直面底部,顶部拱形;有甬道与墓室相连,墓室平面大多为长方形,与墓道呈“瓦刀”状。多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朝北;葬具为木棺,皆已腐朽。随葬品多置于墓主头部北端或墓室后部,器物有陶瓶、塔形罐、铜镜、铜钗、铜钱、铁剪等。

 

  晚清墓葬 大多为坐东朝西,形制均为竖井墓道土洞室。墓道平面近长方形,前部略宽,內填五花土,稀疏松软,四壁陡直规整,墓门开在前壁底部,墓室宽于墓道,为一拱顶土洞,平面呈长方形。多单人葬,仰身直肢, 葬具为木棺, 皆已腐朽;随葬品有瓷罐、瓷碗、铜钱、铁灯等。

 

  本次考古发掘的46 座古墓葬,以清理的16 座北朝墓较为重要,也是近年来三门峡首次成批发现这个时期的墓葬,其分布集中,排列有序,应该属于一家族墓地。虽未发现大型墓葬和有价值的墓志类资料信息,但“永安五铢”铜钱、陶罐、瓷罐的出土及北朝陶俑的发现,也为以后三门峡市特别是豫西地区北朝时期的考古积累了宝贵资料。(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史智民 上官荣光)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12月30日8版)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