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湖北黄州禹王城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湖北黄州禹王城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日期:2017-09-2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为了配合湖北省首批省级考古大遗址公园的建设,加大对禹王城遗址的保护力度,2015 年3 月开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冈市博物馆、黄州区博物馆组成专题考古队,对禹王城进行全面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并在室内进行了资料整理。通过对城址5 公里范围内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地形地貌进行系统调查,基本查明了城址周围遗址、墓地的分布状况,探明了城址的结构与布局,确定了城址的始建、使用、修补和废弃年代,判定了城址的性质。
湖北黄州禹王城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禹王城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禹王街道办事处,地处黄冈市城区西北部。西距长江3.7 公里,西北距武汉市城区约65 公里。据相关文献记载,禹王城是东周时期楚国的军事重镇、秦汉时期衡山郡的郡治和衡山国的国都,也是晋代邾县的治所。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02 年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调查钻探表明,禹王城的城墙用泥土夯筑,虽经几千年的风雨剥蚀,人为动土破坏,城址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目前的地表观察,城址四周的城墙仍高于城内外地表,凸显地面的城墙保存较好,城垣形状清晰可见,尤以南垣、东垣保存最好。暴露在地面的城垣横剖面呈梯形,高约3~7 米,面宽11~15 米,底宽24~35 米。城址东垣、南垣和北垣外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明显低于城内外地表,南垣、北垣外的河道仍然碧波荡漾。西垣临近长江,未发现护城河迹象。东、南、北城墙外的护城河距城垣很近,紧邻城外的墙基。护城河口宽24~50、底宽24~48 米。
  城址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1691、东西宽654 米,城墙周长4446 米,城址面积1105914 平方米。
  城的西北、西南、东南拐角呈直角,东北角呈45 度切角。城墙的西南拐角和东南拐角外各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与拐角相连。西南角台基体量最大,台基呈南北向,长约20~30 米,宽15 米左右,夯土台基略高于城墙约1~2 米。东南角台基略小,长约15~20 米,宽10 米。西北拐角外地势较高,也可能有夯土建筑台基,但被民房覆压。城垣拐角外的夯土台基可能与军事烽火、瞭望观察之类设施有关。
  钻探发现东、南、西垣中段及东北切角各有1 处缺口是城址的城门遗迹。其中犹以东、南城门遗迹破坏较小,保存较好。东城门遗迹宽约20 米,门道内南、北则各有一个用褐黄土夯筑的门墩,门墩与城垣不在一个立面上,门墩东、西长度比城垣宽度短5 米。门墩长22.5 米,宽4 米。门墩将城门分隔成三个门道,中间门道宽8 米,两侧门道宽4 米。在中间门道内发现有零散的黑灰色路土,厚约0.3 米。两旁侧门门道内,紧靠城垣发现有排水沟由城内流向城外护城河。
  城内发现了四条残断的道路,其中一条道路由南城门通向城内。残长约44、宽5、厚0.1~0.3 米。路土呈黑灰色,质地致密坚硬,似千层饼起层,探铲提取的土样呈粉沫状。
  城内外钻探发现房屋建筑夯土台基17 座,其中城内14 座,城外3 座。17 座台基的形状多呈曲尺形,次为正方形,只有一座是“凸”字形。台基的面积最大者约3508平方米,位于城内东南部。面积最小者100 平方米,位于西城门北侧,应是城门的附属建筑。从城内台基分布的情形来看,大型建筑台基都分布在南部,个别台基有壕沟环绕,台基之间有道路相通,大型台基可能是“宫殿”、衙署之类建筑遗存。城内东北部发现有大面积红烧土遗迹,局部红烧土堆积厚1 米左右,在红烧土堆积的西、南部发现大量水井,这些迹象表明,城内东北部应是作坊区。城内西北部建筑台基的体量较小,但分布密集,极有可能是居民区或市,从城内发现的遗迹分布看来,禹王城内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比较清楚。
  城址周围分布有多处东周、汉代的聚落遗址,遗址主要分布在城外的东部、南部与北部,而又以南部分布最为密集,这些聚落遗址与城址是一个有机相联的整体。在城外的北部、东部、南部发现24 处墓地,其中东周墓地7 处,东周、东汉墓地6 处,东周、宋代墓地1 处,东周、明代墓地2 处,西汉墓地6 处,东汉墓地2 处。这些墓地应是当时禹王城居民故去后的埋葬。
  调查、勘探工作结束以后,为了解决城址的始建年代、使用年代、修补年代与废弃年代,考古队利用禹王城东城墙已存在的断面对城垣进行了解剖。为了解城内不同时代文化堆积层的厚度和文化属性,在城内中心选择当地村民动土形成的剖面,文化堆积保存较完整的部位进行了试掘。
  东城垣解剖的探沟呈正东西向,东西长35,南北宽3 米,横跨城墙、城外护城河与城内文化堆积。探沟内地层划分为13 层。第1~6 层分为近现代、明清、宋元、五代、唐代、魏晋时期的文化层,第7 层是西汉文化层,第8 层属西汉城垣夯土墙体。第9~11层为东周文化层,第12 层属东周城垣夯土墙体。第13 层是早于东周城垣的文化层。
  东城垣解剖的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为解决禹王城的始建年代提供了有力证据。残存的东周城垣墙体用褐、黄、灰土夯筑,横剖面呈宽梯形。宽4.4~25、高3.8~5.25米,是城垣墙体的下半部份。从出土遗物器类分期来看,叠压墙体的第11 层为春秋中期晚段,第10 层属春秋晚期,第9 层为战国早期。由此确定禹王城的始建年代当在春秋中期晚段。而城内外探方底层的出土遗物也全属春秋中期晚段,与城墙的始建年代相吻合。
  到了战国晚期,禹王城已经废弃。西汉初年,人们利用了春秋中期晚段的城墙,对城垣进行修补、修筑加高,形成了西汉时期的城邑。西汉城垣直接叠压在春秋中期晚段的城墙之上,城垣夯土呈黄灰色,夹少量褐色锈斑点,经夯打,夯土内包含的全部是东周时期的遗物。西汉城墙残存高度1.65、东西宽4.2 米。城内外西汉时期文化层出土的遗物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到西汉晚期,证明禹王城废弃在西汉晚期。
  城内的文化堆积从地表至生土厚约1.~1.6 米。在城内试掘的六个5×5 米的探方,依据土色土质和包含物的不同,划分为6 层。第1 层是近现代堆积,第2 层为汉以后的文化层,第3 层属西汉文化层,第4 层为战国文化层,第5 层是春秋晚期文化层,第6层为春秋中期晚段文化层。六个探方内还清理出灰坑13 个、灰沟2 条、水井2 口。
湖北黄州禹王城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城内出土的遗物大部分是陶器,极少数为铜器、铁器、玉器和石器。陶器按用途分有生活用器、生产工具和建筑材料。生活用器有鬲、甗、甑、鼎、盆、盂、盘、豆、鍪、瓮、缸、量及器盖;建筑材料有筒瓦、板瓦、瓦当、铺地砖、井圈、水管及构件;生产工具有陶拍和纺轮。铜器有削刀、剑柄,铁器有镢,玉器为璧,石器有杵和砺石。历年来禹王城内还出土了一批东周至汉代的珍贵文物,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许公买铭文铜簠”,战国“之铸铭文铜剑”、汉代的“三翼龙座铜九连灯”以及东周时代的铜鼎、铜敦、铜壶、铜盒、铜盘及大批朱绘漆木器和各类仿铜陶礼器共计约4000 余件。这些出土文物,对于研究禹王城的历史演进轨迹和物质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十年来,在禹王城周围发掘了300余座春秋、战国和两汉时期的墓葬,亦是城址始建、使用、废弃年代的有力佐证。由此看来,禹王城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阶段,一是春秋中期晚段至战国晚期,二是西汉早期至西汉晚期。在这两大时间段内,年代跨度约在公元前550 年至公元8 年之间。现有的考古材料证明,禹王城是长江中下游结合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和西汉时期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址。
  据相关文献记载,禹王城,亦名邾城。宋代称之为女王城,明清方志大多称其为吕王城、汝王城、吕阳城等等,其实都是邾王城之音讹。从民国起近百年来人们一般称其为禹王城。有学者推断它最早当为春秋弦子国国都,后为楚之弦邑,至战国时才复修为楚迁封邾君之邑。战国时期,位于今山东境内曾为鲁国附庸的邾国被楚所灭,楚迁邾于禹王城,文献多有记载,也是众多学者的一致共识。
  西汉时期,吴芮被封为衡山王,都邾城。汉高祖统一全国后,改封吴芮为长沙王,衡山复为郡仍治邾城。汉文、景帝时重新將衡山郡复为衡山王国,先后封宗室刘勃、刘赐,均以邾城为王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年),衡山王刘赐谋反被杀,衡山国除,邾城复为衡山郡治。足见西汉时期,禹王城一直是王都或郡治。元狩二年衡山郡被撤消,而从该郡与南郡中划出十四县改设江夏郡,邾城则降为江夏郡辖县邾的县治,直至东汉末。
  西汉之后,有学者根据文献记载,推论禹王城曾是江夏郡的邾县,吴国的军事重镇。西晋时为西阳王都,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后赵攻陷邾城,纵火屠城,禹王城遂为废墟。在禹王城内虽然发现有西汉以后至明清时期的遗物,但没有发现西汉之后的城址遗迹,城内也没有发现西汉以后的主体文化层。西汉以后,禹王城是否还作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待今后的考古发现、找到实物证据来确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冈市博物馆 黄州区博物馆 朱俊英 刘焰 刘松山 汪红英吴仁超 王勇)
(原文标题:湖北黄州禹王城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明确城址结构布局,确定始建、修补和废弃年代,判定城址性质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6月16日8版)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