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日期:2018-02-01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永嘉县文物馆
  坦头窑址位于温州市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楠溪江入瓯江口,也是瓯窑的重要分布区,该窑址在唐代瓯窑遗址极具典型性。
  为了配合杭(州)温(州)高铁的建设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镇-永嘉瓯窑小镇的推进,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对窑址进行了联合发掘,发掘面积950平方米。此次发掘揭露出丰富的作坊遗迹祭祀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高质量青瓷器、各种类型的窑具等。
  作坊遗迹主要位于窑炉的南边,由贮泥池、辘轳坑、釉料缸、窑炉、房子、石砌地面等构成。窑炉为依山而建的南方传统龙窑,长近40.4米,宽2-2.1米,基本为东西向,保存相当完整,保留了包括窑前操作面、火门、火膛、窑室、窑尾排烟室、多个窑门、窑炉两侧的柱洞与护窑墙以及石砌地面等在内的较完整结构。窑前工作室呈扇形向火门方向倾斜,低于现存地面近1米;火膛低于整个窑室近0.3厘米左右,前端呈圆弧形,保留长方形通风口以上的弧形拱顶,结构相当完整,四壁及底部烧结严重;窑壁使用砖坯砌筑,窑室内铺厚达0.1厘米的细砂,砂里插立排列整齐的粗矮喇叭形支烧具;窑门为长方形,用砌坯砌筑,基本与窑底平齐;窑尾排烟室较窄,尾部外凸,呈凸窄长方形,与窑室相连的窑尾墙底端有排烟道;窑炉两侧是宽近2.4-2.5米的护窑墙,用石块砌筑边坎,整体高于周边的地面,在护窑墙上发现了多个柱洞与柱础,排列整齐有序,判定窑炉上方有护窑棚;窑炉两侧地面均用小石块砌筑,平坦坚硬。
  作坊集中在窑炉的西南角:贮泥池呈圆形,直接在生土上挖坑而成,直径近2.7米,深近0.8米,四壁规整,底部保存大量极其纯净的瓷土,这种挖地而成的深土坑具有极佳保湿功能,是保存瓷土十分理想的方式;辘轳坑呈圆形,中心是一个小圆形轴洞,中圈是圆环形填土,外圈是圆形石砌的护坑石,石砌圈内直径为0.65、中心轴洞直径为0.1米;釉料缸是深褐色的带釉大缸,外圈以大块的石块砌筑保护。辘轳坑与釉料缸均位于窑头东南的窑棚范围内。此外,在窑头附近的两侧均发现了成组的柱洞,应该是晾坯、修坯、放置原料、柴火等的作坊建筑。
  祭祀遗迹位于窑炉的北边,由火烧坑、器物坑、石砌挡墙与石砌地面组成。火烧坑呈圆形,直径近1.75米,深近1米,四壁斜直,外圈以大块的石块砌筑保护,底部因长期经火烧烤而呈红褐色,且相当坚硬;器物坑位于火烧坑的北边,是一个近椭圆形的小坑,东西宽0.46、南北长0.62米、现存深约0.2米,内有两件器物,整齐排放,两件器物均为唐代瓯窑的罐,器型略有差异,均为大侈口,短颈、深弧腹,平底,肩部有双系,一件罐上盖有两件唐代瓯窑的宽圈足碗,另外一件罐盖一直筒形瓷质匣钵,明显具有某种仪式功能;火烧坑的上坡方向的是一道石砌挡墙,石块相当地大;再往上是小石块砌筑的地面,坚硬平整。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窑前工作面与火膛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窑址全景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龙窑炉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贮泥池中的瓷土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辘轳坑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釉料缸
 
  窑业废品堆积主要位于窑炉前端两侧的下坡低地区,出土器物相当丰富,除各种类型的的碗以外,亦有大量的壶、罐、钵、盆、盒、碟、灯盏、盏、碾轮等,窑具有各种类型的匣钵、支烧具与间隔具等。
  每一种器物通常又有多种不同的造型。
  碗主要包括宽圈足与玉璧底两种。宽圈足碗又包括侈口与敞口两种;玉璧底碗包括敞口斜弧腹与近直口深弧腹等。
  壶的造型最为丰富。有执壶、侧把壶、凤首壶、扁腹壶等。执壶按腹部区别有最大径在肩部的深斜弧腹壶、有最大径在中部的橄榄腹壶、有最大径在底部的垂腹部;按口分有直口壶、盘口壶、大喇叭口壶;按腹部的装饰分有圆腹壶、瓜棱壶、鱼形壶等。侧把壶有盘口扁腹与直口瘦长腹等。
  器物以素面为主,少量有细线划花与褐彩装饰。细线划花主要位于碗、盆类器物的内底腹、壶类器物的外腹部等,题材主要是对称的四叶荷瓣。亦有少量的器物做成仿生造型与装饰,如葫芦形瓶、装饰有鱼鳞纹的鱼形壶等。褐彩装饰极具特色:执壶类器物腹部多呈不规则条带状三组等距布局;罐类器物则大块圆斑状对称布局或等距布局;盖面为点状多个分布。
  均为青瓷产品,质量上乘:胎质细腻坚致,呈灰白色而十分纯净,几乎不见气孔与黑色斑点等杂质。釉色极佳,以淡青釉为主,玻璃质感强,釉面晶莹,多数器物施满釉,尤其是执壶、罐、瓶、钵、盆类大型器物,施釉到底,仅叠烧的器物外底施釉不及底。少量器物质量极高,可与越窑秘色瓷相媲美。
  窑具以匣钵为常见,以钵形、筒形匣钵为主,亦有M形、直筒形等,胎质较细,主要是粗瓷质匣钵,亦见有少量的细瓷质匣钵以及使用釉封口的技术;支烧具均为粗矮喇叭形;垫具数量不多,均为瓷质,多呈覆盂形,极少量碟形。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祭祀遗迹之火烧坑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祭祀遗迹之器物坑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出土的青瓷产品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各种不同类型的执壶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褐彩执壶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鱼纹褐彩执壶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葫芦瓶

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
凤首壶
  在部分匣钵上发现了不同的文字标本,包括“余王监”、“罗七官作碗……”等。
  一件匣钵上有“大中十一年”的纪年,由此确定窑址的时代为唐代中晚期。
  坦头窑址是瓯窑的重要窑场。瓯窑是浙江乃至国内的重要窑场之一,也是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窑场,晋杜毓在《荈赋》中曾写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东瓯即今永嘉一带。坦头窑址的发掘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次完整揭露唐代瓯窑窑场:理清了窑场的基本布局、窑炉的完整结构等窑业基本信息。窑场以龙窑炉为中心,主要由作坊遗迹、祭祀遗迹以及废品堆积几部分组成。作坊遗迹包括了从贮存瓷土、拉坯、上釉、晾坯到烧成的完整制瓷序列,可以基本完整复原唐代瓯窑的制瓷技艺。
  首次在窑址上发现了丰富的祭祀遗迹,包括火烧坑、器物坑、挡墙与石砌地面等。从近现代窑场的活动来看,祭窑神是烧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一直以来古代窑场的祭祀活动多限于推测而缺乏实物证据,坦头窑址丰富的作坊遗迹不仅证实了窑场祭祀活动的存在,而且与古代东瓯地区向来以“信巫鬼、重淫祀”闻名于世、近现代的温州地区几乎每个村落均有多个不同的宗教道场这种浓郁的宗教氛围相吻合。
  首次较全面地揭露了唐代瓯窑产品的基本面貌与特征:产品种类相当丰富,除碗盘类外,还大量烧造高质量的壶、瓶类器物;胎釉质量上乘,面貌上以浅白的胎体上施以各种彩绘瓷为最具特征,在国内同时期的窑业中独树一帜。
  首次在上林湖以外地区发现了用釉封口的瓷质匣钵以及可以与秘色瓷媲美的部分高质量青瓷。
  首次在窑址中发现纪年标本,为唐代晚期瓯窑产品确立年代标尺。
  首次发现唐代“官作”字样:一件匣钵上发现“余王监”三个字和一件瓷碗上“官作碗”等多个字样。这对于整个唐代窑业管理制度的理解,具有指向性的意义。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