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日期:2018-01-31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晋中市考古研究所  榆社县文物局
  榆社县隶属山西省晋中市,地处太行山中段西麓,浊漳河北源两岸,古为北上党地区北端门户地带。2017年,为配合太焦高铁(山西太原至河南焦作)榆社段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中市考古研究所和榆社县文物局组织联合考古队对先期勘探发现的古代遗址积极开展了考古发掘。遗址位于榆社县河峪乡西周村西南的冲沟间台地上,命名为偶尔坪遗址。发掘工作自5月4日起,至今已逾六月,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发掘表明,该遗址地层堆积比较简单,但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已发掘遗迹有小型墓葬、灰坑、灰坑葬、陶窑、土坑灶、地下建筑遗存、地上夯土建筑基址和夯土城墙基址等,时代上从战国早期延续到晚期。
  早期遗存主要为墓葬和少量灰坑。墓葬已发掘12座,开口于文化层③下。墓葬均为长方形小型土坑竖穴墓,南北向,一棺一槨,单人葬,仰身直肢或仰身屈肢,头向北。随葬陶器有鬲、罐、盆、豆、钵、盂、匜等,组合不一;其它随葬器物有铜环、铜铃、铜带钩、骨管、骨笄、石柄形器、漆杯等。其中M1-M9、M12等10座墓成排成组,应是血缘家庭的族墓地。墓葬时代推测均在战国早期,墓主身份应为下士或平民。这12座墓葬与4座地下建筑遗存交错分布且有打破关系(F1打破M7),时代上早于地下建筑遗存。
  中期遗存主要有地下建筑遗存、地上夯土建筑基址和夯土城墙基址。地下建筑遗存是此次发掘中最重要的发现,共发掘4座,位于发掘区西部,开口于文化层③下,现主要残存地下部分。其中F1、F2、F3为石砌建筑,F4为夯土木构建筑。这4座地下建筑遗存彼此相邻,其中F2打破F3,F1打破战国早期小土坑墓M7。根据开口层位、相对位置和建造方式,推测时代为同一时期,可能晚到战国中期。 
  F1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面土圹开口呈南北向长方形,长9.1-9.38米、东西宽4.8-5.14米、自深1.5-1.6米、总面积约46平方米。地上有堆置成长方形的积石,除四角外积石较乱,可能是晚期扰乱所致,积石西侧残留有筒瓦作为围挡的台阶,推测房址原为门朝西开;地下残存有河卵石垒砌的厚实墙体和积石基础,未发现明显的活动面。由于地下分为南北两室,推测地上房址原有南北两间,室内现已填满乱石及花杂土。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F1地上部分(俯拍)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F1地下部分(俯拍)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F2和F3(北为F2,南为F3,F2打破F3)(自南向北拍摄)
  F2现存为地下部分,土圹开口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8.04米、南北宽5.64米、自深3.1米、总面积约45平方米。具体建筑方法是在土圹内用河卵石垒砌厚实的积石墙体和积石基础,平铺的积石基础上有明显的夯土活动面。积石墙内填满乱石及灰杂土,其间出土了大量陶片,绝大多数为建筑构件绳纹筒瓦和板瓦残片,也有少数陶砖,生活用具很少,铁器亦出土不少,有环首刀(削)、锛、铲、凿等,铜器有“安阳”布币,骨器有笄、小骨饰等,石器有大块磨石。F2北部开口处被陶窑Y1打破。
  F3现亦存地下部分,土圹开口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9.55米、东西宽5.74米、自深推测约3.9米、总面积约55平方米。北半部分被F2打破,尚存底部积石基础。具体建造方法亦是在土圹内用河卵石垒砌厚实的积石墙体和积石基础,平铺的积石基础上有明显的夯土活动面。积石墙内填满杂乱的河卵石,乱石间填土基本为夯土,夹杂有灰土,出土有少量陶瓦片和陶搓、铁铲、铁削、“皮氏”铜方足布、有孔蚌刀等。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F4(自西向东拍摄)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F4内建筑遗存室内活动面解剖图(俯拍)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夯土城墙基址东缘倚立的成排扣合的筒瓦及板瓦(自东向西拍摄)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F2:034铁环首刀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
晚期遗迹出土陶片上的文字和刻划符号拓片
  F4为保存遗迹最丰富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处,现亦仅存地下部分,土圹开口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8.6-8.9米、南北宽7.5-8.45米、自深推测约3.1-3.2米、总面积在70平方米左右。具体营造方法是在土圹内周边夯筑宽厚夯土,中部起建木构建筑,建筑四壁和地面均以木材营造。从残留木构朽痕看,东西墙壁为竖排木板,南北墙壁为竖排圆木立柱;转角处尚存卵石磉墩,显示其上或有立柱;室内活动面为先铺设南北向方条木,再平铺南北向木板,其下有平整的积石基础。打破F4中部的大灰坑H13可能与建筑室内塌陷有关。
  此外,在发掘台地东南部还发现有部分夯土城墙基址,呈北偏西走向。东缘紧邻冲沟,被破坏严重。残长约38.3米、残存最宽处约5.15 米、残存高度约0.5米。结合调查情况,推断其可能是城址的东城墙基址残段。夯土墙体东缘清理出两段成排倚立的扣合整齐的筒瓦及板瓦遗存,原可能相连。南段沿夯土墙缘呈直线走向,残长约7.1米;北段先西后北呈“L”状走向,东西残长0.7米,南北残长1.18米。
  晚期遗存主要有灰坑、灰坑葬和陶窑等,开口于扰土层②下,打破文化层③,推测时代在战国晚期。灰坑14个,基本上为不规则垃圾坑或取土坑,包含物为大量建筑垃圾、少量日用陶器残件和零星牲畜骨骼等。灰坑葬,是这个遗址晚期地层或灰坑中常见的现象。明确有灰坑单位的4座,坑内人骨有单人,也有双人;地层中灰坑单位不明确的人骨也发现不少。共采集较完整人骨架13具,死亡形态各异,性别有男有女,其中男性比例大,死亡年龄集中在青壮年,可能是战国晚期战争遗存。陶窑1座,仅保留下馒头形窑室和部分工作面,有一部分火道还利用了地下建筑遗存F2的回填积石。窑床面积较小,未发现烧制产品,猜测是烧制日用陶器的场所。
  灰坑、灰坑葬、陶窑等晚期遗迹及文化层中出土物主要为灰陶片,包括建筑构件、生活器具和工具。建筑构件主要为绳纹筒瓦和板瓦,生活器具有罐、盆、钵、豆、盘、甑、鬲、釜等残件,工具类有纺轮、网坠等。其它遗物如铁器有锛、铲、凿、钁、斧、环首刀等,铜器有布币、带钩等,石器有石球、斧、锤、铲等,骨器有骨饰、笄、锥等,蚌器有刀、镰等。同时也出土有猪、牛、羊、狗的上下颌骨、牙齿、肢骨等少量牲畜骨骼。器物陶片上发现不少陶文,包括戳印文字、刻划文字和刻划符号三种,戳印文字主要有“公”、“家”、“士”等,以“公”居多,刻划文字有“东庮”、“丁”等,刻划符号有“+”“×”等。
  该遗址的发掘,为榆社地区战国时期葬俗葬制、建筑类型、城邑沿革及社会历史背景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其中,四座大型地下建筑遗存的结构及营造方式均十分特别,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对战国时期地下建筑的形制、工艺及使用功能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据《左传》记载,东周时将地下建筑(即地下室)称作“堀室”或“窟室”,“堀”古同“窟”。就现存情况看,其营建显然追求“坚实、荷重、隐蔽、防潮”等特性,应非人居之所,其功能可能是用来藏匿财物的仓窖。另外,如此规模的地下建筑遗存的营建绝非易事,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显然非一般人可为,其背后势必有强大的政治、经济或军事力量来作支撑。夯土城墙基址“排瓦式”包边的做法,亦前所未见,其功能性质难以判断,我们推测可能是用作排水,以保护夯土边缘不被冲毁。该遗迹现象的发现为我们了解战国时期夯土墙体的防护措施提供了难得的新材料。
  此外,通过对该遗址的发掘,结合先期对遗址周边区域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以确认此处在战国中晚期曾建有城邑,遗址东南部发现的夯土墙体应为城址的东城墙基址。我们推测其与战国时期赵国的“涅氏”有关,或可能为“涅氏”的一个邑,具体结论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