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日期:2018-01-29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发掘单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罗家冲遗址位于湖南省宁乡市青山桥镇青山社区一组,地处沩水支流楚江上游北岸的二级台地上,东北距宁乡市区约77公里。周围地形为低山、丘陵环绕的山间盆地,楚江自盆地中部穿境而过,遗址现存面积约25000㎡。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罗家冲遗址发掘区全景
  2013年10月—2014年1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为全面了解遗址文化内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至2017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连续进行了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1700平方米。
  主要发现
 
  经前期调查和两次考古发掘,主要发现了商末周初共存的大型地面式房屋建筑基址(F1)、壕沟、祭台等重要遗迹以及新石器时代末期至早商时期的大型回廊式建筑基址(F2)一处。另清理了一批祭祀坑(或为二次葬)、灰坑、井、沟、灶、红烧土堆积以及与F2分布于同一层面的柱洞群。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回廊式建筑基址(F2)分布范围(红色柱洞构成区域)
 
  以下对F1、祭台、壕沟、F2等重要遗迹进行简要介绍。
  F1:为一处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开口于④层下(局部开口于②层下),东西长约31米,南北进深约7米。西部是由东西向的红烧土堆积及南北向两条红烧土堆积构成,三条红烧土堆积均呈条带状,宽约3米,边线分布规整,内部为黄灰褐色土,东部分布有南北向、东西向基槽各一条,宽约0.8米,深0.55—0.7米,南北向基槽口部被破坏,不甚规整。北部和东部边界分别被大园塘和近现代晚期沟破坏,从现存部分推测其平面格局大致分为三开间,每间跨度约6.5—9米不等,时代推测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祭祀台平面照
  祭祀台:位于发掘区北部,开口于④层下,残存形状近似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2米、东西宽约6米。通过解剖可知,堆积层次分为两层:第①层:浅黄色沙土(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厚约30—50厘米。第②层:灰褐色土(含红烧土颗粒、炭屑等)厚0—30厘米。在解剖发掘中,在第②层灰褐色堆积底部发现部分碎陶片,呈东西直线分布。推测可能为祭祀台建造时奠基所用。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壕沟( G1)局部发掘照(东南—西北)
  壕沟:分布于发掘区北侧T0205、T0305、T0405探方内,开口于④B层下,已揭露部分平面形状略呈弧形,走向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目前揭露部分长30米,上部沟口不甚规整局部被破坏,外侧沟边宽3.1—5.6米,内侧沟边2.2—2.75米,底宽1.1—1.4米,深1.35米。G1内填土堆积共分为4层:①层:灰褐色细沙土,质地疏松,包含青石块、草木灰、碎陶片等。②层:黄灰色沙土,质地略硬,包含少量碎陶片。③层:灰褐色细沙土,质地疏松,包含石料、碎陶片等。④层:青灰色粉沙土(夹杂黄色粘土)局部为黄褐色细沙土质地坚硬呈块状,土质致密,包含草木灰、陶片等。综合钻探及发掘情况可知,该壕沟延伸至遗址东侧后向南转折,整体呈曲尺形。从其走向、分布位置分析,推测其功能为壕沟。
  根据层位关系及形制结构,推断北侧的祭祀台、中部壕沟(G1)、南部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F1)为共存的一组组合遗迹。
  F2:为一处大型回廊式建筑基址,开口于⑥层下(局部开口于F1垫土层下),打破生土。构筑方式为先在生土面上铺垫一层较纯净的黄色黏土,在垫土表面栽桩立柱。柱洞规格在45-90厘米之间(少量柱坑尺寸达到110—150厘米),大体呈回廊式布局,中间为一主体建筑两侧为附属建筑整体构成一处大建筑群。该建筑建造考究,规模较大,推测可能为一处礼仪性建筑。受发掘面积所限,该建筑群尚未完整揭露。
  值得注意的是,与F2处于同一层面上分布有大量其它类型的小型柱洞遗存,规格在8-40厘米不等,个别具有打破关系。从柱洞分布情况来看,这批柱洞当不止一处房屋建筑遗存,推测除F2外,还应存在另外两座不同时期的房屋建筑遗迹(F3、F4)。因晚期人类活动以及近现代开挖水塘对这三组建筑遗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出土文物
  通过考古调查和两次考古发掘,共收集各类遗物标本3000余件,分为陶器、石器、玉器和小件青铜器四类。陶器器类有釜、釜形鼎、罐形鼎、盆形鼎、鬶、罐、豆、纺轮、壶、支座、支脚、器盖、圈足盘、鬲足、杯、动物形陶塑、陶拍垫、筒形器等,其中以外侧带刻槽的鼎足及刻划纹的纺轮最具特色。石器数量较为丰富,种类齐全,磨制精细,制作技术发达,包括石镞、马鞍形石刀、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石镰、石矛、石钺、石玦、石环、石纺轮以及大量用于加工石器的砺石、石坯、半成品、石料等。其中以用于战争和狩猎的各式箭镞为主,另有少量具有装饰或军权象征的礼仪性器类。玉器有玉璜、玉锛、玉刀、玉环。青铜器有镞、耳环等。
  初步收获
  遗址性质 罗家冲遗址属于南方地区典型的台地遗址,与东侧紧邻的石家湾、月形山、景德观3处遗址点共同组成一处大的聚落遗址群。根据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结合周边同时期遗址点的分布情况,初步判断罗家冲遗址为该遗址群的高等级核心区域。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罗家冲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典型器物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罗家冲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典型器物
  时代特征 罗家冲遗址早期遗存中出土有大量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典型器物,如盆形鼎、折腹壶、器盖、折盘豆、盂形器、曲腹杯、圈足杯、长颈捏流或卷叶流鬶、宽扁瓦楞纹鼎足、圆锥形刻槽鼎足、小高领罐、红陶瓮口沿等,表明其与湘乡岱子坪遗址关系较为密切。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罗家冲遗址出土陶纺轮
  出土大量时代处于中原地区夏商纪年范围内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器物标本,整体文化面貌与湖南本地同时期的浏阳樟树塘遗址、晚商时期的费家河文化以及邻省同时期遗址差别显著,可能为一地方类型,部分出土器物体现了长江中游地区特有的共性特征,如马鞍形石刀、红陶大口缸、大口尊、垂腹罐、筒形器、刻槽鼎足等。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罗家冲遗址出土商周时期典型器物
  根据遗址晚期遗存中出土少量周文化因素器物,如柱足鬲、豆、圈足盘、双翼铜镞等,判断遗址年代下限延续到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遗址内涵及学术价值 根据学界目前的主流认识:早期文明阶段,长江中游地区考古学文化存在两大系统,一个是中原文化直接南下的产物,其区域范围在一次次中原势力南下的浪潮中扩展,另一个系统是受中原文化影响但以本地特征为主体的土著文化,这些文化在不同的地理单元又有所不同。具体到湘江流域,应属于后者。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F1西部平面照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樟树塘类遗存主要分布于湘江下游以东地区,对于同时期湘江下游西侧以沩水流域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面貌我们并不十分清楚。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
 F1东部平面照
 
  相当于中原殷墟时期,湘江流域主要分布着费家河文化,但费家河文化的分布范围现在来看似乎并未超出洞庭湖东岸区,湘江下游该时期材料尚属空白。
  罗家冲遗址发掘出土了堆积序列完整地域特征鲜明的大量器物标本,主体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时代下限与炭河里遗址相衔接,而该时段正是南方地区文化特征最为复杂的阶段;对探索炭河里文化源头、宁乡铜器群出土背景及构建和完善湘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商周时期的文化谱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末期大型回廊式建筑基址(F2),从形制结构分析,具有较高的规模等级,在长江以南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罕见,充分体现了该遗址的高等级地位,也为探寻以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的三苗遗存向南迁徙扩张的路线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罗家冲遗址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在该时段中原文化不断南下扩张的大背景下,南方本地聚落在受到其他区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及融合下而形成的独特文化面貌。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