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焦点 > 宰予其实是精英却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

宰予其实是精英却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

日期:2017-11-19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论语》记载,宰予(字子我,也叫宰我)曾被孔子怒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人们往往就以为他是个坏学生,这是很不公道的。其实,这位宰予不但善于辞令,很有学问,而且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见解,是个精英人才

就拿孔子那次着名的怒骂来说,人们往往迷信孔圣人,所以随声附和。如果我们不是跪着把《论语》当经读,而是站着当书看,就会发现孔子的骂其实是很不近人情,难以理喻的。

宰予其实是精英却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

朽木不可雕也

当时宰予只不过是白天睡了一会儿懒觉,孔子何至于就怒火冲天、一通劈头盖脑的破口大骂呢?宰予也没准是经常这样、屡教不改,孔子为何就说他简直是无可救药呢?痛骂之后,大概孔子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便说是因为痛恨“言行不一”才发火的,还说自己要从此改变评判人的办法——不但“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反而更说明孔子的心虚,难道单凭睡一次懒觉,就能断定宰予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吗?

其实,当时孔子是抓住一点,借题发挥,故意贬低宰予善于言辞的才能,全面否定这个精英人才。

宰予确实善于言辞,《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我有文雅之辞”。《孟子·公孙丑上》也有“宰我、子贡,善为说辞”的记载。而且宰予的善于言辞,也并非只会说漂亮话,而是一种切实的政治才能。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楚昭王想要给孔子封邑,令尹子西加以劝阻,理由是孔子的四大弟子,子贡、颜回、子路、宰予很厉害,他们分别具有“使诸侯”、“辅相”、“将率”、“官尹”方面的才能,楚国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们。这就是说,宰予在人事组织方面有杰出的才能,他和子贡、颜回、子路一样,都属于杰出能干的人才,这一点连楚国人都知道。同时,被后代称为“四科十哲”的孔门高足名单,也可以印证。孔子曾经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门类,将跟随自己周游列国,吃过苦、经历过危险的弟子,列举了他认为最优秀的十位弟子,宰予名列言语门类,跟子贡并列。这些都足以说明,孔子单凭宰予一次白天睡懒觉就说他言行不一,从而贬低他善于言辞的才能,实在是有意诋毁。

那么,孔子究竟为什么要如此痛恨贬低宰予呢?其内心动机从他后来的两次怒骂可以看得更清楚。

一次是《论语·八佾》里记载,宰予回答鲁哀公关于建社种什么树的问题,说“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宰予这样回答说明他是很博学的,夏商周三代,建社用什么树木,他都清楚;同时,宰予的回答也是相当机智的,宰予知道鲁哀公问社的真正意图,是想要削弱季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藩;因此巧妙利用词语谐声,用松、柏、栗分别暗指治国政策的宽松、紧迫和使人战栗,鼓励鲁哀公要对长期把持鲁国国政的三家大夫(三桓)加以严惩。没想到这件事传到孔子耳朵里,他明知宰予的回答是高明的,却不但不加以赞赏,反而大骂宰予不该这样讲,说什么“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其实孔子的意思是,夏商周的事情,只有我孔子才最清楚,你宰予怎么能妄议呢?由此可见,孔子之所以怒骂贬低宰予,是因为他不该表现出比自己还高明。孔子这样对待学生,简直是一种霸道的学伐作风,而宰予倒是值得赞赏的。

还有一次,是《论语·阳货》记载,宰予跟孔子对守孝时间应该是一年还是三年发生了激烈争论。宰予居然反对孔子提出的必须守孝三年的规制,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听了简直气急败坏,在一番强词夺理地教训之后大骂:“予之不仁也!”

然而我们仔细看他们的对话,就会明白宰予其实是有理有据的,他考虑的不但有维护礼乐问题,还有农事更迭、生活安排问题,相当周全。而孔子的驳斥并没有讲出多少道理,反而有明显的傲慢气愤和人身攻击。三年守孝期的规定,只不过是孔子自己提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宰予的想法,倒可能是有古礼制度依据的,有人就考证过古礼只是守孝一年。再说,从实际出发,在人均寿命很短的上古时代,非得要守孝三年,也的确太费人生了。即便孔子主张三年为期有利于强化孝道,那也是可以讨论的,不能因为有异见给他扣上不仁不孝的大帽子。从这次争论我们不难看出,宰予不但有口才,有能力,最重要的是思想很活跃,喜欢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发表不同于老师的观点。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才使得孔子对他越来越讨厌,乃至气恨怒骂,横家贬低否定。整个孔门对宰予也很不待见,所以在《论语》里把辱骂他的话也记下来,成为千百年经典的国骂。

对于宰予这样的精英人才,连孔夫子也不能宽容赏识,反而对他厌恶痛恨贬斥怒骂,使之长期遭到误解冤屈,可见传统积弊之深,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之难。要以开明的态度善待各种人才、特别是那些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有识之士,还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